科学榜young 刘旻昊:为了更好的科研——支持青年科学家的n面
“硕博有点烦,科研有点难。”想必这句话早已深深烙印在很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心中。当真正踏入科学的大门,开始从事科研工作之时,很多人才发现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有人孤单、有人迷茫、有人苦恼……科研是一项严谨、繁琐且艰辛的工作,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多面手,从而更好地适应科研呢?
2023年第一期“科学榜young”嘉宾刘旻昊女士,带来“为了更好的科研——支持青年科学家的n面”的主题演讲。杭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孙雍容为刘旻昊颁发纪念牌。
刘旻昊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学士、生物物理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西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西湖大学校长助理。刘老师从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说起,阐述了她在帝国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期间求学的经历及跟随施一公校长从事结构生物学方向研究的心路历程。她觉得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能吃苦,天道酬勤永远都是成功的秘籍。正是凭着这股拼劲,她在博士后期间获得了多个科研奖项。2014年创办西湖大学时,也凭借着这样的精神,成功兼顾了科研与董事会行政两方面的工作。刘老师认为,做科研既要注重深度,又要注意维度和广度。也正是这样的多维专注,才使霍普金斯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希望,给未来生活创造了无限可能。刘老师还和听众分享了西湖大学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如周强老师首次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张科春老师利用细胞发酵的方法研发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材料,刘剀老师通过合理结合水处理与能源催化实现低能耗高效水处理,郭天南老师发现了新冠重症患者重要生物标志物,蓝振忠老师发明了“小天”ai辅助心理机器人,是中国第一个类似chatgpt的产品。
互动环节,主持人雷鸣首先向刘老师提出:“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方向是选择一片广阔天地,还是与众不同?”刘老师认为,青年人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取舍不定,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能力。有青年朋友提问,该如何看待不同学科的融合发展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刘老师认为需要保持理性认知,假如遇到了降维打击,要及时主动拥抱革新,相信技术是让科研人员更高效的工具,而不是取代人类的思维和思考。一些青年朋友好奇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刘老师认为,科学研究从0到1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科学家理论能力和实验能力强,但转化能力差,需要找到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对应的“翻译”。刘老师最后总结,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想做好科研,既要会吃苦,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坚信天道酬勤,又需要更广阔的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让自己成为多面手,更适合科研。
现场气氛活跃,主讲嘉宾与观众齐声喊出“科学青力量 young帆正启航”的口号。
本期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杭州市善创公益发展中心承办、杭州之声电台协办。青年科技工作者共70余人参加。(服务中心)